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9月27日是“世界旅游日”,由樂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中國-東盟中心共同主辦的瀾湄世界遺產城市對話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在樂山舉行。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一級巡視員江為寧,四川省外事辦公室一級巡視員孫勝,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盧鋒,中共樂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牟忠樞,中共樂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彥參加活動。
來自瀾湄合作國家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的世界遺產代表城市及管理機構參加了此次活動。各代表圍繞“世界遺產的保護與旅游可持續性發展”課題,分享成功案例和有益經驗,為推動瀾湄次區域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川省外事辦一級巡視員孫勝在致辭中指出:此次“瀾湄世界遺產城市對話”活動在樂山舉辦,是川渝地區與湄公河國家旅游資源開辟強強聯合,啟動務實交流的又一杰作,必將為瀾湄合作增添新的內涵。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盧鋒指出:今年7月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在緬甸蒲甘舉行,會議就開展世界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主題對話和落實亞洲旅游促進計劃等達成共識。四川將以此次“樂山對話”為契機,完善與瀾湄世界遺產城市建立可持續的對話合作機制,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目標導向,在項目投資、游客互送、資源共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力度,共塑瀾湄世界遺產文旅品牌,共促瀾湄區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中共樂山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彥在致辭中指出:樂山市集自然、人文和灌溉三大世界遺產于一市,是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現已與瀾湄合作國家中多個擁有世界遺產的重要國際旅游目的地結為友好關系,在國際文化旅游交流合作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舉行瀾湄世界遺產城市對話活動將進一步促進樂山市與湄公河國家文化交流,促進多邊旅游產業合作,為后疫情時代的瀾湄文旅合作和經濟合作奠定先機。
柬埔寨吳哥窟國家古跡保護與發展管理局副局長郎科薩爾分享發言:現在全世界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是世界遺產地可以將危機轉變為機遇,將重心轉移到如何進行世界遺產保護和提升遺產地景區基礎設施中,通過開展各類培訓,更加綠色和有效的對世界遺產進行開發利用。
老撾瑯勃拉邦省遺產辦公室副主任森通分享道:瑯勃拉邦古城的保護得益于從中央到地方對于世界遺產的重視,通過出臺法律法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舉辦各類公益講座等方式,讓所有人都參與到遺產保護工作中。
緬甸飯店與旅游部國際與地區合作處副處長丁妙昂表示:緬甸有兩處世界遺產——驃國古城和蒲甘,特別是蒲甘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佛教寺廟和佛塔建筑群,也是今年7月瀾湄合作第七次外長會的舉辦地。
泰國文化部美術司建筑辦公室瓦蘇博士分享了世界遺產地素可泰和大城府的保護經驗,除了強調政府職能和責任,地方遺產保護委員會、民間遺產保護團體、大學和專業的非政府機構的參與也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水燈節等重要節慶日,將共同推動遺產保護和旅游參觀,提升全民遺產保護意識。
來自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劉賢高以大足石刻存在的巖體失穩、風化加劇、龕窟滲水等問題為例,從如何最大限度保持大足石刻文物原真性,如何開展大足石刻基礎研究及學術交流,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等三個角度,同與會嘉賓分享了成功經驗。
樂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成冬娟以《爭做世界遺產忠誠守護者 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為推動世界遺產可持續發展貢獻“樂山力量”》為題,從樂山市堅持保護優先,擦亮世界遺產城市“金名片”;合理開發利用,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搭建交流平臺,以開放姿態擁抱國際合作等三個維度為嘉賓分享樂山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