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瀾湄?風光篇 (二)
——老撾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簡稱老撾,是中南半島上的內陸國家。老撾歷史悠久,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老撾歷史鼎盛時期,曾是東南亞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王宮博物館
1975年,這座王宮被改建成了博物館。在這里還可以看到瀾滄王國的遺跡和許多國家級的文物。整個皇宮金碧輝煌,光艷奪目,殿內裝飾古雅華貴。這里是老撾最后一代國王西薩旺凡達納的王宮,宮中可見昔日的大殿、議事廳、書房、收藏室、起居室等。
瓦普廟
位于巴色西南45公里處,是老撾南部最著名的宗教遺址。該廟為高棉風格的石砌建筑,是在公元949年由高棉國王的兒子所建。
光西瀑布
光西瀑布高約200多米,呈正三角形,從山上瀉下相當壯觀。激流泛過層層疊疊的石灰巖,飛落直下地面墨綠色的深潭,甚是雄壯。
西剎吉
始建于1818年,是根據萬象國王阿努馮國王的命令而建的,寺廟占地面積大,氣勢宏偉,融匯了多種建筑藝術,飾以金、銀箔和彩色玻璃,令人驚奇。大殿內藏有大型佛像,四周院墻回廊里有一萬多尊大大小小的佛像,金漆木雕佛、青銅佛等等,從老撾各地收集來,最古老的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玉佛寺
位于萬象市塞塔提拉大街。建于公元1565年的玉佛寺(Wat Phra Keo 或Emerald Buddha Temple)是塞塔提臘王所建的王室寺廟,為供奉從瑯勃拉邦帶來的碧玉佛像而建。此寺是三層高的華麗建筑,有著深奧的殿堂、巨大的佛壇。
萬象凱旋門
位于萬象市中心,是萬象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凱旋門的建造是為了慶祝老撾解放成功,紀念老撾人民頑強抵抗外國殖民者的入侵。凱旋門是典型的老撾風格,拱門基座上的雕刻很精美,表現出一種傳統的老撾民俗文化。而凱旋門檐壁上的裝飾更是反映了最為經典的老撾民俗中的精華,站在它的頂部能夠一覽整個城市的風貌。
普西山
北面是湄公河和王宮博物館,南面是南康河,山頂上有一座佛塔。普西山并不大,山頂有金色頂尖的普西塔,山麓有王宮博物館。山坡上的寺廟都是比較新的建筑,山上的至高點是佛塔,這里也是老撾過新年游行隊伍的出發點。
塔鑾
位于老撾首都萬象市區東北約3公里處的塔鑾廣場,是佛教文化藝術的結晶,被視為老撾的國寶。塔鑾是公元1560年賽塔提臘國王統治時期在一古塔的基礎上歷時6年擴建而成。后屢遭損壞,也屢經修繕,方保存至今?,F在的塔鑾是一座磚石結構的佛教建筑群,是一組群塔建筑,在建筑藝術上享有盛譽。
坦丁洞
瑯勃拉邦最重要的洞穴,象征著湄公河的靈魂。坐落在瑯勃拉邦以北30公里的湄公河東岸,位于叫Ban Shang Hai的村寨里。包括Tham Ting 和Tham Phum 兩個古洞,里頭有非常多的小佛像,大約有4000多座的佛像。
瑯勃拉邦
曾是老撾王都,現已被列入世界歷史遺產名錄。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山城,同時也是老撾年代最悠久與古老的城鎮。在瑯勃拉邦城內有600多座有保存價值的古建筑。由于這里保持著淳樸的民風和原始的自然生態而被游客稱為“世外桃源”。